曾幾何時,我是百分之二百的哈日族(單是唸日語、考齊日本語能力試四、三、二、一級等已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如今和風淡出,韓風當道,我卻沒有成為哈韓族,所以當今年律師會自費活動之烹飪美食遊學團的目的地選定為首爾時,作為搞手之一的我起初真的不曉得從何入手。匆匆三晚四日的行程,我們到過兩間不同風格的烹飪學校,累但暢快!團友們看來也頗盡興,我也鬆了一口氣!
韓煮第一回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Korean Food (http://www.kfr.or.kr/eng/index.htm)
集茶座、博物館和烹飪學校於一身的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Korean Food 除了有為期三個月的正規烹飪課程外,亦設有供遊客參與的韓國料理“體驗課”。每一課教授兩款菜式(包括示範和實習)。我們選擇學雜錦拌飯和宮廷米糕。雜錦拌飯即大家熟悉的石頭鍋飯,不過用普通飯碗盛載而已,據說此乃韓國人家常的食法。宮廷米糕質感跟我們的豆沙水晶餅近似,不過韓式版本七彩奪目,予人一種豐盛和矜貴的感覺。
煮完,吃完,拿了證書,然後穿上傳統韓服來張大合照,最後到樓下博物館看看古時製作米糕的器具(博物館規模很小,老實說,這個環節吸引力不大。)韓煮第一回到此為止。
韓煮第二回:Food and Culture Academy (http://koreanrecipe.co.kr/)
這裡的課程比較有彈性,能夠因應學員的要求編排。英語聯絡人兼烹飪導師Ellie Hyewon Lee原本提議教授炒粉絲、年糕、炆牛肋骨、醃泡菜、炸雞等例牌 “遊客食譜”,資深煮友陳律師說:呢 D 嘢駛鬼佢地教咩?!於是,應我們“專業” 要求重審,最後決定學六道菜的韓式定食:包括了宮廷菜(Eomandu 魚肉包餃子)和新派食譜(韓式醬汁拌大蝦沙律)。韓國人深諳飲食養生之道,很少會吃一些 “騎呢” 東西。他們所謂宮廷菜,其實是一些較精緻的手工菜,洗洗切切,揉揉捏捏,弄了半天,可能只做到一人份量(只供皇帝享用)那種!然後剩下一大堆食材,校方為免浪費,將剩餘的食材 (如海鮮、蔬菜、菇類)即席製成韓式薄餅(jeon)給我們。原來,最好吃,最窩心的還是熱騰騰、甘香軟糯的薄餅!
實在喜歡韓國料理的排場:無須土豪式的山珍海錯,單是擺滿桌七彩奪目的簡單配菜,已予人一種很豐盛、歡愉和健康的感覺。
引用通告: 韓風生炒薯絲 | Foods Sensei 法外廚
引用通告: 「惜食 ・ 韓食」:泡菜薄餅 (Kimchijeon 김치전) | Foods Sensei 法外廚
引用通告: 韓式宮廷魚扎 | Foods Sensei 法外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