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2021年7月31日
時間:試卷一 0900-1200 ;試卷二1400-1700
地點: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6樓展貿廳3 (九展,一個我非常熟悉的音樂朝聖地方 – 在六樓這個考場我就至少看過 Joe Bonamassa 和 Peter Murphy 的演出,所以算不算贏在地利?!😄)
感恩,考試順利一 take 過;感恩疫情下我在乎的一切皆沒有停擺。至於停擺了的那些,原來我並不在乎🤗
日期:2021年7月31日
時間:試卷一 0900-1200 ;試卷二1400-1700
地點: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6樓展貿廳3 (九展,一個我非常熟悉的音樂朝聖地方 – 在六樓這個考場我就至少看過 Joe Bonamassa 和 Peter Murphy 的演出,所以算不算贏在地利?!😄)
感恩,考試順利一 take 過;感恩疫情下我在乎的一切皆沒有停擺。至於停擺了的那些,原來我並不在乎🤗
在外面晚膳,原來會有朋友留意我飯後喝什麼。
除了要工作外,我晚上甚少喝咖啡,因為咖啡因的提神作用對我很 “奏效”,所以由中午開始就要避之則吉。視乎餐廳的供應,晚飯後我通常會選幫助消化的薄荷茶(mint)、或有助睡眠的洋甘菊 (camomile),都欠奉的話才會要熱檸水。不過有一晚給我發現餐牌上有我喜愛的 roasted dandelion root tea,就選了它作為一頓愜意晚飯的終結。朋友見我有 “新口味” ,一句 “唔該介紹番吖…….” 。
飯氣攻心的我其實早已歸心似箭,不過既然有人感興趣,也就抽幾分鐘給對方 “介紹番”,順便曬下我近年熱衷的中醫藥膳學知識 😀
草本植物中,我對 dandelion 蒲公英「情有獨鍾」- 因為它的頑強生命力。
蒲公英生命力特別頑強,對生長環境要求不高,果實飄到哪裡都能生長,所以山坡草地、路邊、田野,甚至潮濕的鹽鹼地或礫石中,都能見到蒲公英的身影。同時,蒲公英的植株裡藏著乳汁管,能分泌大量白色帶苦味的乳汁,不僅能抵抗昆蟲等動物的採食,還能增強其對不良環境的抵抗力。
蒲公英為菊科草本植物,許許多多像蒲公英這樣生命力頑強的植物是中藥得以延續下來的基礎。
「蒲公英,至賤而有大功,惜世人不知用之。」——《本草新編》清·陳士鐸
「冷落荒坡艷若霞,無花名分勝名花。農夫腳下雜俗賤,食客盤中色味佳。飄似舞,絮如紗,秋來志趣向天涯。獻身喜作醫人藥,意外芳名遍萬家。」——《思佳客·蒲公英》(1996) 左河水
蒲公英是藥食兩用的中藥,春天採來的嫩葉可生吃作涼拌、沙律食材;夏秋兩季採來的嫩葉則以沸水煮燙過食用或炒吃為佳。在食療方面,中醫認為,蒲公英性寒、味甘、微苦;歸肝、胃經;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水通淋等功效。
在現代營養學方面,蒲公英亦備受中外推崇。蒲公英的根莖經過曬乾、烘烤、切細或磨粉,可做成代用咖啡飲料,也就是近年經常聽到的「蒲公英咖啡」- 即蒲公英根茶(roasted dandelion root tea)。蒲公英根茶擁有類似咖啡的氣味和口感,但不含刺激性的咖啡因,還包含豐富的維他命B,以及鋅、鉀、鐵等豐富的礦物質,有養胃健身、改善視力、美容養顏等功效………
拋完書包吹完水,今晚就到此為止。
飯後嘆杯「蒲公英咖啡」,然後正能量滿載地歸家,豈有不樂哉!
停不了的追夢!
科技令不可能的變成可能;令終身學習再無地域界限;讓我這類 Lifelong learner 不必放棄正職、不必離鄉別井,就能夠以最低 “機會成本” 為自己創造新 “成就”。
我又畢業喇;家人友人早就見怪不怪,只是一句:What’s next? 我就忽然 Steve Jobs 上身,回答說:"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
疫境下更要比平常高效率,更要把握機會增值/追夢 : 學中醫練日語,一石多鳥😁,不過這門學問的路還長呢!今屆畢業的一共有 105 人,看名單我應該是唯一外國人吧 。日本人凡事認真,線上也感受到同學們對中醫學的熱心和肯定,我也不禁多了一份文化自信。
過了一個以外賣到會、線上拜年為主的 “宅春節”,平靜但充實;然後是連續幾個晚上的外膳飯聚,感受久違了的實體喧鬧,又開始有點 “超食超喝” 了的感覺。外膳飯聚陸續有來,於是準備了一些解酒消滯的便攜茶包,方便隨時隨地沖泡。好漂亮的茶色,未喝已經心曠神怡!
材料:
一切從葛根湯說起。
網購仍未普及的那些年,每逢赴日本總有人叫我代購葛根湯沖劑,用來舒緩初期感冒症狀。很多時候甚至要勞煩當地友人幫手包裝托運,友人總好奇說葛根湯本來就是傳統中藥方 (在日本被稱為漢方藥),原材料又多來自中國,不明白為何那麼多中港台遊客熱衷在日本大手入貨。
對於友人這個問題,我只能回答說這情況並非三言兩語可以解釋;不得不承認的是: 日本的中藥產業確實在質量標準、專利意識、科技研發三方面一直表現出優勢。
到了今天,去日本買藥 “送禮自奉” 已經成了很多 “返鄉下” 人士的指定活動。事實上,日本漢方藥佔據了全球 90% 以上中藥市場銷售份額。有日本製藥界人士甚至霸氣地認為日本才是中藥強國云。
另一邊廂,日本的製藥龍頭津村製藥和中國的 AI 醫療平台 “平安好醫生” (1833.hk) 卻進取地實踐中醫藥業的戰略合作。
誰強誰弱,誰勝誰敗,拼過你死我活….這些生存之道已經落伍。在商業社會中,尋找合作空間、創造共贏才是王道。事事政治化,死路一條。
分享這個有葛根成份的食譜。葛根本身性涼,葛根粉製成的粉皮夏天時多用來做甜品:沾上黑糖漿,清涼可口。冬天吃多了火鍋,也可以試試用來煮上海鹹肉和津白換換口味。日滬 crossover,效果不錯!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