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 原文於數年前Yahoo Blog (已關閉)發佈,有關學校最新資料,請瀏覽學校網站: http://www.cordonbleu.net/index.cfm?fa=FrontEndMod.CampusHomePage&CampusID=1
Le Cordon Bleu, 一個廚藝界殿堂級名字,標誌著法國一個重要的文化遺產 – 美食。 有百多年歷史的 Le Cordon Bleu 今天已是一個遍布全球二十多個城市的餐飲業集團,業務已由廚藝學校發展至餐飲業管理訓練、烹飪書籍、廚具、食材、美食品酒觀光團等,全天候的配合市場需 要。
因 為之前閱讀過不少 Le Cordon Bleu 編著有關 cooking techniques 的書籍,所以對於他們的正規課程也略知一二,也認為值得前往參觀一下。我抱著“到此一遊”的心態,趁度假時在 Le Cordon Bleu 巴黎總部參加了他們一連五天的興趣班 (首四天教授法國地方菜 “French Regional Cuisine",第五天的主題則是 “Cooking for friends")。每天上課時間由早上8時30分到下午3時30分。上午是導師示範,下午則是實習。這類短期興趣班通常在學校 term break 時舉行,也正因如此,學校顯得比較冷清,只有負責的導師和幾個留學生回校幫手。
雖 然只是帶著觀光的心情踏進 Le Cordon Bleu,第一天在接待處報到,領取講義、廚師帽和衣服時,竟然有點學生時代 “開學日" 興奮莫名的感覺 。在更衣室換過衣服後,走去跟其他同學聊天,大家似乎對各自的 “學廚 look" 深感滿意。我在鏡子前不斷照了又照,剛巧一個導師經過,停下來,親切地替我整理頭上的廚師帽,我說 : “Merci, chef." 他也溫文的回應 : “Bienvenue !" 我的五天 “學廚生涯”就正式開始 !
首四天的課程主要介紹法國一些重點地區的菜式,包括Burgundy, Loire, Brittany, Bordeaux等,沒有複雜的烹飪理論,也沒有太花巧的 presentation,好讓 我們從非商業角度一睹法國地方菜的本色。下午實習課時,每人有自己的 work station,導師會不時從旁提點一些基本的烹飪技巧,不過亦有個別導師頗嚴厲,做得不好時他會不留情面的咆哮,令我 想像到在這裏做正規學生每天所受的壓力。至於第五天的 “Cooking for friends",其實是一個獨立的一天課程,氣氛比較輕鬆,主要是教授三道簡單又可宴客的菜式,方便同學們回家後一顯身手。
離開巴黎前跟幾個法國朋友晚飯,期間被問及 “藍帶學廚生涯" 後感 – 我打趣的回答 : 如果法國人的生活態度跟他們對待廚藝一樣勤奮、嚴謹和認真,法國的成就一定遠不止於此 ! 法國朋友也不甘示弱,說 : 如果中國人願意不惜代價地追捧我們的 Grand Cru 酒、LV袋(像以往的美國人和日本人般),法國人還用辛勤工作嗎?
…………………所言甚是 !
授課語言 : 法語 (附英語即時傳譯)
引用通告: 烹飪班之 “法國里昂 :烹飪 + 追星 chez Paul Bocuse” | Foods Sensei 法外廚
引用通告: 法國里昂 :烹飪 + 追星 chez Paul Bocuse | Foods Sensei 法外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