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烹飪班

放下手機、看清眼前 – 2019 烹飪遊學團

這個旅程,去年 12 月已經鎖定。這次的目的地是京都。7 月某日,團友各自抵達京都,在酒店大堂會合的一刻,大家來個擁抱,我說:「Finally! 」

身處海外,卻依然心繫香港,一種從未有過的牽腸掛肚感覺。

大家都是從事專業,都知道首要任務是做好自己的角色,盡量不要被情緒化的言論、氣氛所牽動。正如醫生面對病重的病人,只會盡力而為去救治,而不是陪病人的家人一起嚎哭吧。

工作也好,生活也好,要保持頭腦清醒減低受干擾,就必須鍛煉專注力。這一方面,我仍在努力學習中。烹飪除了減壓外,亦是一種鍛煉專注力方法。這次為期五天 (一共二十小時) 的烹飪課,除了用手機拍照外,難得團友們皆百分之百專注;皆做得到「放下手機、看清眼前」的境界,實在令我這個搞手感到鼓舞!

五天密集課程煮了些什麼?見圖。或短片:https://www.facebook.com/foods.sensei.hk/videos/2388931608044593/

查詢:https://www.cooking-sun.com/

從農場到餐桌 – 2018年烹飪遊學團

追求工作生活平衡並不代表Work Hard Play Hard,因為我不喜歡 “hard”這個字,好像務必要把自己搞垮才算是hard。不是搵自己笨嗎?倒下了老闆賠得起嗎?保險公司賠得起嗎?我不願意以退休為人生終極目標;  我渴望長做長有,長玩長有,渴望有一個可持續性(sustainable)的充實人生,所以Work Smart Play Smart (還有 Train Smart Eat Smart) 才是我的座右銘 😀 。我的態度是認真工作之餘也要撥出空間去自我增值、發掘或發揮自己工作以外的長處或天份(如有)。與其整天抱怨這抱怨那,不如把負能量正極化後投放在自己的passion 上,說不定有一天經悉心栽培的passion可以為自己變出另一片新天地呢!

今年律師會烹飪組的遊學團聲勢浩大,一共有 50人參與 繼續閱讀

不務正業的浪漫:東京 “茶御飯” 烹飪教室

築地整壽司,淺草煮拉麵、煎餃子,我這個行程連日本人都 “贊、贊、贊” !

位於合羽橋道具街附近的 “茶御飯” 烹飪教室由平野先生和太太經營,平野先生正職從事食材貿易,見慣 “外族” 的他能說一口流利英語,兩夫婦作風爽朗兼玩得,教室的佈置和不停播放的爵士樂亦顯出兩人的品味和風格。課程主要由平野先生講解,平野太太示範,學生實習。教室主辦的烹飪課程除了拉麵餃子外,還有壽司、茶道、和菓子等。由於顧客主要是外國人,感覺上 “茶御飯” 頗 touristic,但東京人一向拘謹,亦只有像平野夫婦這種作風才能與外籍顧客打成一片,令人有熟朋友聚會的感覺,這天我的同學有來自瑞士一家三口,大家圍在一起包餃子,煮拉麵,做得開心,吃得開心。大概我和平野先生一樣:都很享受 “不務正業” 的浪漫! 😀

詳情和報名: https://chagohan.tokyo/

築地壽司製作放題

大家在東京假如有 90 分鐘空檔會做些什麼?

上星期週末匆匆去了東京欣賞 Loud Park 搖滾音樂節。不要以為 rock 友都是蒲精夜鬼,真正樂迷是不會浪費精力在夜店跟無謂人打交道的。我習慣早起,即使去到那裡生理時鐘都不會改變,改變的只會是晨光第一線的活動而已。這次我選擇了到築地的東京壽司學院 (Tokyo Sushi Academy) 體驗手握壽司製作 – 90分鐘的壽司製作放題和食放題!雖說是體驗課程,導師都很用心地介紹手握壽司的基本要訣、上碟技巧和進食壽司的禮儀等。

手握壽司是壽司製作的最高境界,所以短短的 90 分鐘體驗課程不會令我變成壽司達人 (製成品的照片只可呃 like 😀 ),但能對手握壽司有 hands-on 的體驗,絕對值得推介。費用:成人 5400 日元;12歲以下 2160 日元

報名或查詢:

英語班 :http://sushimaking.tokyo/

日語班: http://trysushi.tokyo/

韓式宮廷魚扎

御膳房的習作 :  宮廷魚扎(Eomandu 어만두;直譯為 “魚饅頭”,不過我覺得它更像潮州魚扎)。這道兩個月前首爾烹飪之旅 (詳情按此)學的宮廷菜,終於有 “閒情”在家實習。

韓國人深諳飲食養生之道,很少會吃一些 “騎呢” 東西。他們所謂宮廷菜,其實是一些較精緻的手工菜,洗洗切切,揉揉捏捏,弄了半天,可能只做到一人份量(只供皇帝享用)那種! 這道菜的現代版已經省略了不少工序,至少我沒有自己劏魚起肉(我用現成去骨魚塊)、沒有人手剁牛肉(我用機絞碎)、沒有摘芽菜(我用銀芽);各位有時間有興趣當然可以實習古代版由零做起,然後幻想自己是御膳房的尚宮 😀

材料繼續閱讀

韓風生炒薯絲

很喜歡韓國料理的排場:無須土豪式的山珍海錯,單是擺滿桌七彩奪目的簡單配菜,已予人一種很豐盛、歡愉的感覺。

炒薯絲 (Gamja   Bokkeum)是韓式料理常見的配菜之一,只是我為了保留熱量配額,薯仔這種澱粉質高的配菜我通常可免則免,更遑論在家泡製?!日前在首爾的烹飪遊學之旅 (詳情按此),事前我與烹飪學校方面商討課程內容,他們提議包括炒薯絲這道配菜,我心想:什麼?炒薯仔絲還用來首爾學?但想到我們一行 27 人,當中有小孩(我們的廚壇新秀),還有甚少下廚的食友,於是我就姑且接受校方的提議。

原來,炒薯絲大有學問。要薯絲炒得條條分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