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有不少 “為飲食而生存” 的食友酒友,最近不約而同的追問我到底我屬哪一個 “陣營”。我起初真的摸不著頭腦 : 我沒有擔任公職,沒有政黨背景,何來 “陣營”?!原來他們所指的是飲食潮流的不同流派。以前的所謂健康餐單主要集中在卡路里的計算,現代的飲食法就多姿多彩得多了,有人奉行生酮飲食 (ketogenic)、有原始人飲食 (paleo)、有純素 (vegan),有低碳高蛋白質、有無麩質 (gluten-free)、有間歇性斷食 (intermittent fasting)、大自然長壽飲食 (macrobiotic)………..
到底我屬於哪一個 “陣營”? 有出版界都有問我同一個問題 (謝謝他們對 “Foods Sensei 法外廚" 的關注)。
我發現有不少人當他們熱衷於某一種飲食概念時,會像著了魔的不斷向周圍人推銷,更不容許旁人有任何質疑,總之就 “信者得救,否則就是自甘墮落”。面對這種 “熱戀中” 的人,我通常只聆聽,不予置評;真的要回應的話,最多只會百搭的說:每個人的基因、體質、生活環境、對自己的要求不同,你自己覺得舒服、健康體能都有改善就可以了。
所以,跟現實生活一樣,我其實不屬於任何既定 “陣營”,我主要是聆聽自己的身體而已。至於純素概念,反而是基於我對未來世界一種循序漸進的適應方式 (我真心認為素食成為主流是大勢所趨,等同現在的無翅酒席)- 當你想像十年後的世界會是怎樣時,現在就應該要作出準備和部署。小心,我追求簡約生活,卻不是佛系女 😀
今次主題依然是純素。主角是高營養低熱量的淮山 (即山藥或日本人叫的山芋)。“深夜食堂” 裡的生山芋蓉拌飯未必人人接受, 所以這次我跟大家分享這道用淮山蓉加豆漿製成的白汁雜菌意粉。
材料: 繼續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