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膳習作 – 梅雨時節食譜 (失敗版)。失敗,是因為不及格,被導師大打回頭要求重做再提交。不及格,不是因為烹調出問題,而是因為離題;梅雨時節多濕邪,而濕邪屬陰邪,易傷陽氣、脾胃;固不能只顧清熱祛濕,而忽略健脾。
衰咗仲要分享?做人肯認衰才會得更多。冬瓜、薏米、玉米鬚煮出來的湯液清淡,配合鮮味含蓄的花甲,解暑祛濕中見優雅,平添一份細膩的涼快。至於健脾,就留待下回分解。
有路人甲提議加點清酒調味……我說:酒為濕熱之物(啤酒則為濕寒),所以酗酒者多浮腫 😀 ,就更離題萬丈了。隱藥於膳,本來就是要考驗如何在美食與效能中取得平衡。
此食譜功效:清熱祛濕
材料 (2人份量):
冬瓜連皮 (500g)
生薏米 (30g)
花甲 (250g)
玉米鬚乾 5g (或新鮮玉米鬚 30g)
海鹽 少許 (或日式薄口醤油 適量)
清水 1500ml
食材的性味/歸經/效能:
冬瓜(微寒・甘・淡/肺・大腸・膀胱/清熱解毒・利尿);冬瓜皮(涼(微寒)・甘/肺・脾・小腸/利水消腫・清熱解暑)
花甲(寒・甘・鹹/肺・胃・肝/滋陰利水)
中薬:
生薏米(涼(微寒)・甘・淡/脾・胃・肺/利水消腫・健脾渗湿)
玉米鬚(平・甘/膀胱・肝・胆/利水消腫・利湿退黄)
做法:
- 花甲用鹽水(每250ml一茶匙鹽)浸泡一兩小時去砂。
- 冬瓜去籽去囊洗淨,切大塊。
- 薏米、玉米鬚浸泡半小時,洗淨,瀝乾。
- 將1500ml清水連薏米、玉米鬚、冬瓜放入煲中煮滾後轉中慢火煎約一小時至冬瓜呈透明,然後將花甲倒入,邊煮邊撇去表面泡沫,至花甲殼全開後熄火,加鹽或醬油調味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