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一個很多人記憶猶新的時期 – 沙士在香港爆發,震撼全世界。每天我帶著口罩,自攜午餐、消毒物品等整套武裝上班。在那段嚴峻的日子裡,唯一的願望就是人人身體健康。有一天,鄰房的梁律師悶到發慌,拿著雜誌給我看一個廚師班的廣告,一個為期半年,共教授105個中菜的課程。我想,反正那時工作量不多,趁這機會有系統的見識一下專業的中華廚藝也無妨。於是,我們兩個女子就帶著口罩去到油麻地港九酒樓茶室總工會職業學校報讀廚師班。教室是一個典型的酒樓廚房格局 – 大大的生鐵鑊和油缸、熊熊的火爐、厚厚的砧板,還有那些文武刀……..學員以男性為主,很多都是從事飲食行業,也有些是準備取得證書后移民出國,當然亦有些是純為興趣。
負責人兼導師羅有昌師傅,我們對他是又敬又畏,上課時他可以很風趣,卻又有中廚的固執脾氣。不過,對我們女士他仍算是客氣的。就這樣,我們完成了半年的廚師班(體會過拋鑊、拉油、飛水、執碼、刀工等訓練),然后欲罷不能又完成了點心班、麵包西餅、燒臘、鮑魚、魚翅、佛跳牆、盆菜等進修班。換過便服,穿上平底鞋,那段沙士日子,學校就變成了我們第二個辦公室。有些師兄平時一有空就上學校幫手打掃、清潔、預備材料等,以爭取實習(和“偷師”)機會。這種細水長流的師徒關係,我們行外人是難以明白的。
“猛鑊唔黐底,陰油唔會燶"是羅師傅給我們的金句。雖然在課堂上學的東西不一定在家有用武之地(因為設備不同),但卻令我心神領會到做廚房的艱辛(尤其是中廚)。在我們付了錢,以為可以肆意批評人家的食物時,是否亦應體諒一下廚師的辛勞呢?
盆菜班
鮑魚班
龜苓膏班